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连锁口腔机构受资本热捧:亿元融资门槛抢医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 2017-09-23 11:35:06 编辑:诚富

导读:黎昌仁认为,各大资本跑马圈地,说明大家看好这个行业,但有些风投盲目抢市场,对人才和技术的认知不足,而医疗是赚慢钱的行业,需要市场沉淀、品牌认知度、专家团队等,如果风投只想挣快钱,很快就会出局。


黎昌仁认为,各大资本跑马圈地,说明大家看好这个行业,但有些风投盲目抢市场,对人才和技术的认知不足,而医疗是赚慢钱的行业,需要市场沉淀、品牌认知度、专家团队等,如果风投只想挣快钱,很快就会出局。

8月底,烈日炎炎,室外高温超过40度。不过,口腔医疗行业的投资热度更高。

记者在采访某连锁口腔医疗总裁的路上,刚好遇见一位大型机构投资者也去拜访这位总裁(未预约)。由于排队者众多,该投资者顶着烈日在门外从10点等到中午12点半。这位总裁虽对此感到抱歉,但也只能安排与其一起午餐30分钟匆匆面谈,中午1点这位总裁又要开始见另一位投资人。

一位保险公司战投部的负责人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前约了几家口腔连锁面谈,动辄需要排队两个多星期甚至一个月。

“现在上规模的口腔连锁融资门槛都是亿元起,这个行业目前属于资本揣着钱追着找上门的。”之前帮一个连锁口腔医疗做完融资的一位“操盘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当下口腔医疗行业的“资本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2日,自2014年以来,口腔医疗行业共发生千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融资15起,其中2017年共有5起,且融资金额均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瑞尔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邹其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收入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增加等,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1万亿元。”

对于口腔医疗行业今后的发展态势,邹其芳认为,尽管很多口腔医疗机构在加速布局,但是市场现在仍处于放大和放量期,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垄断者,未来也会有更多的资本进来,去抢占市场份额和争夺高质量的牙医资源。

不过,口腔医疗行业或也存在着人才短缺和资本盲目扩张等问题,甚至有相关企业因此被淘汰出局。拜博口腔医疗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黎昌仁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各大资本跑马圈地说明大家看好这个行业,但有些风投盲目抢市场,对人才和技术的认知不足,而医疗是赚慢钱的行业,需要市场沉淀、品牌认知度、专家团队等,如果风投只想挣快钱,很快就会出局。

资本涌入

在连锁口腔医疗门诊,近两年来,创始人除了要管理好自己团队外,每天还要见很多投资者。

“现在都不用我们主动去提交BP(商业计划书),很多资本都会自己找上门来,对规模连锁机构投资,不是上亿的资本都拿不出手,而且我们来挑资本。有的资本现在甚至盲目跟风,刚开不久有几家连锁诊所的就往里面砸钱。”上述“操盘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述口腔行业当下资本的“盲目”火热。

一位保险公司战投部的负责人也表示现在口腔行业很受资本追捧:“诊所投资价格现在被抬得很高,但我们又不想放弃这个行业,所以在看了很多项目后,选择了一个口腔医疗器械方面的企业投资。”

“我们之前也约了几家口腔连锁面谈,都需要排队两个多星期甚至一个月。其中有一家我们特别想投的,通过熟人介绍排队一个星期跟创始人见面,但对方觉得我们对医疗理解不深,暂时不考虑我们。”上述战投部负责人无奈地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今发生的15起千万级以上融资事件,涉及口腔医疗机构(9起)、互联网口腔医疗(5起)、口腔医疗设备(1起)等领域。其中截至9月22日,2017年共有5起,且融资金额均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上述5起融资分别是:1月,牙医管家宣布获得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平安创新投资基金领投;3月,马泷齿科宣布获得由金浦基金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8月,劲松口腔医疗集团与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融资金额约2亿元。

8月底,瑞尔集团宣布获得9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由高盛集团、高瓴资本投资;9月,上海正雅齿科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在黎昌仁看来,资本之所以青睐口腔行业,一方面是因为口腔医疗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在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在市场发展前景上,作为投资方,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婉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亦表示,目前医疗服务行业消费升级趋势尤其明显,公众口腔保健意识逐步提高,即使往后20年,口腔医疗行业都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政策方面,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到今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再次重申社会资本办医的重要性,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等领域,并明确扩大投融资渠道。

而对于口腔医疗机构来说,大量资本的进入,则为其人才培养、门店扩张等带来持续的资金支持,包括拜博口腔、瑞尔集团在内的多家口腔医疗机构在获得融资后就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拜博口腔医疗集团在获得联想控股10亿元人民币注资后,黎昌仁就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联想控股10亿元的投资,会根据我们的需要分步给,就是用于发展、开拓市场、新建店、收购店,用途都是非常明确的,主要用于市场的发展。”

在获得9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后,邹其芳也表示,融资将投向口腔诊所建设和IT系统开发等方面,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瑞尔集团建设成拥有1000家诊所的口腔医疗机构。而从1999年创立至今,瑞尔集团也仅拥有近100家口腔诊所和医院。

人才之争

虽然众多资本在涌入口腔医疗领域,企业也在加速圈地,但邹其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竞争压力,因为市场在放大和放量,大家都有机会。”

联讯证券研报亦指出,尽管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很多,但由于口腔医疗机构在国内的渗透率低,还没有一家公司处于垄断地位,行业集中度极低,不少二、三线城市市场远未开发充分,优秀公司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但想要获得市场份额,必然要面对竞争,黎昌仁认为口腔医疗行业未来的竞争是全方面的,包括人才、诊所数量和医疗设备等。

不过,上述“操盘手”却感到“隐形”的压力:“大家都不排斥资本,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借助资本迅速扩张,很多行业都是强者恒强,努力跑到行业前三名,到未来竞争激烈的时候才有一席之地。口腔行业未来的品牌意识会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种植牙等方面,患者特别需要品牌认可度。”

“现在口腔行业的格局与10年前完全不一样,拜博连锁在2014年获得联想控股投资后,现在按体量在行业是最大的;瑞尔集团的高端齿科走在前列,按其目前架构,未来将打算在美股上市;欢乐口腔也在努力往第一个梯队靠。以往佳美口腔连锁、圣贝口腔都曾有过上市计划,但目前未有动静。”“操盘手”分析了一下目前口腔行业的格局。

“口腔行业中,人才是关键,也是吸引资本的最重要因素。”“操盘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抢占医疗人才方面,包括黎昌仁、邹其芳、欢乐口腔医疗集团总裁孙延在内的多家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掌舵人都认为,人才问题是医疗领域尤其是口腔医疗领域发展的核心,是最重要的竞争。

从目前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布局来看,抢占优秀的医疗人才主要有从公立医院引进和建立内部培养体系两种方式。

移动医疗平台薄荷牙医选择从公立医院口腔医生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对私立诊所进行筛查,甄选出硬件和环境都较为优异的诊所合作,租赁空闲工位等,为公立医院医生提供多点执业地点。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选择从公立医院引进人才,是看中国家推进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机遇。国家卫计委2月28日发布了《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再次表明要改进医师执业注册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不过,包括瑞尔齿科、可恩口腔在内的多家企业则更注重建立内部培养体系。科恩口腔在2017年中报中表示,为应对人力资源风险,公司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使较大一批初级人才成长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中坚力量,同时积极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成为高校学子的教学实习基地。

瑞尔集团也同样选择建立内部培养体系,邹其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瑞尔集团一方面从2002年开始从校园直接招聘口腔医学院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则建立内部资深医生培养体系。”

“虽然大的口腔连锁机构都在培养人才,但是因为现实缺口太大,所以在争抢人才方面也是很激烈的。现在很多机构资深一点的医生几乎都有被猎头找过,连资深的护士长都有被撬走的。”上述“操盘手”说现在口腔行业竞争看似一池平静的湖面,水底实则波涛暗涌。

除人才的竞争外,黎昌仁还认为,未来的竞争或许还涉及到口腔医疗材料和设备。黎昌仁表示,目前做假牙的材料等基本都是国外进口,但欧美国家进口的,一个钉子三四千,这样抬高了种植牙的费用,而且第一手利润还被别人挣去了。

海通证券(14.980, 0.06, 0.40%)研报指出,目前口腔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1-9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实现利润204亿元,同比增36.6%,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口腔行业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在口腔连锁诊所的快速扩张、口腔医疗机构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消费升级等有利因素下,有望带动国内相关器械、耗材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为抢占市场份额和设备采购费用,拜博口腔医疗集团在2014年就提出了全产业链计划,包括医疗设备、耗材的研发和生产,培训、流程管理、技术输出等。

在黎昌仁看来,自主研发设备和耗材,一方面可以降低口腔医疗费用,获得第一手利润;另一方面,随着自身体量的增大,新店都要购买设备,如果自己研发生产,自己的需求足够保障这个工厂的生产和利润。

理性扩张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口腔医疗门诊扩建和收购正在如火如荼展开,未来几年还将持续,行业的连锁率和集中度都会提高。

拜博医疗集团医管中心医务部总监梁钦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口腔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企业都希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未来的行业并购速度和连锁率都会提高。“拜博目前拥有205家口腔医疗机构,到年底则会达到250家左右,我们不久也会获得新的融资,届时还会有新的扩张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除瑞尔齿科计划用8年时间新增900家口腔医疗诊所外,多家口腔医疗机构也提到要加快诊所的建设速度,如劲松口腔在获得约2亿元融资后也表示,未来将加快人才引进培养和机构建立速度,计划未来三年,将劲松口腔发展到国内、国际多个主要城市。

通策医疗(24.100, 0.00, 0.00%)在2017年中报中也提到,公司口腔医疗服务领域持续稳定对外扩张,公司继续打造“中心旗舰医院+分院”的经营模式对外拓宽医疗市场领域,通过新建、收购、扩建、合办等方式加快进行医院网点布局,加大经营辐射区域。

尽管未来会加大门店扩张速度,但梁钦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拜博口腔未来的扩张并不是盲目的扩张,而是在夯实人才基础、设备基础和做好医疗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扩张。”

梁钦业认为,口腔医疗行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优秀医生资源和品牌的建立都是一个过程,如果盲目扩张有时适得其反,有的企业就因此折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记者表示,奥克斯口腔医院作为奥克斯集团转型医疗的项目就遭遇过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盲目投资,其大股东对于医学又欠缺理解,同时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导致业绩欠佳。

资料显示,奥克斯口腔医院是家电企业奥克斯集团跨界医疗的项目,但是从2016年2月宣布开业到2017年2月宣布停业,历时仅1年。

在梁钦业看来,口腔医疗行业是不缺钱的行业,不断会有资本进入,但是如果在未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盲目扩张,人才会跟不上,品牌效应也跟不上,最终肯定失败。因此,未来整个行业的扩张需要更多的理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华美牙科的财报也从侧面证明扩张需要充分的人才资源和品牌效应准备。华美牙科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分别新增子公司4家、10家,但是子公司净利润均出现亏损,分别共计亏损187.96万元和441.15万元。华美牙科表示,亏损是因为新设医疗机构前期筹备过程中在人员储备、机构装修、市场开拓等方面投入较大。

邹其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资本在口腔医疗发展中的作用亦是如此。“医疗是赚慢钱的行业,需要对质量的把控及品牌认知度,也需要专家团队的组建及人才的培养,急功近利的风投肯定要出问题。”